足不出户就能吃上外卖,可多少人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方便的同时,心里又在为外卖的卫生状况打着鼓。最近,南京几个年轻人探索成立“互联网餐饮共享服务中心”平台,有人形象地称之为“外卖孵化器”,这里不仅供应让食客吃得放心的外卖,还是餐饮创客实现梦想的理想平台。
一个格子间就是一家快餐企业
南京奥体中心38号柱附近,有家名叫“隐食纪”的门店,这里就是“外卖孵化器”所在地,店内面积约1500平方米。记者采访时发现,快到下午1点时,这里依然非常热闹。数十个顾客正在排队,准备现场点餐、扫码支付后到就餐区就餐。还有不少身着不同外卖平台服装的外卖小哥,进进出出,从各自窗口报号、领取外卖后,为顾客送饭上门。
“外卖孵化器”整体空间被分隔成两部分,透明玻璃墙外属开放区域,也是外卖小哥、食客等公众活动的场所;玻璃墙内是内部操作区域,非操作人员不得进入。记者看到,操作区域内又用玻璃隔出一条长廊,走廊一边隔成30多个约15平方米大小的格子间,每个格子间里至少有两人忙活,有人切菜、蒸煮、爆炒,有人将刚出炉的快餐打包放到传送带上。“一个格子间就是一家快餐企业,每家制作的快餐品类各不相同。” 隐食纪打造方、零号线CEO吴皓告诉记者,这里所有硬件,从合规的生产场地,到冰箱、抽油烟机以及其他厨房用具,都由平台方提供,创业者只要发挥厨艺做出特色餐饮就行。
带个菜谱就可以来开店
这样一个空间,对于怀揣互联网+餐饮梦想的众多年轻人来说,堪称难得的圆梦舞台。
钱韬亦,南师大经管院大四学生。今年暑假刚开始,她和另一位同学就到这里“试水”,开了家在宿迁流行的擀面皮店,取名“嗨皮儿”。虽然只会做擀面皮儿,也无创业经验,但上线两个月,就俨然成了小老板。因为正值夏季,将面皮做成凉皮,配以适当的调料,深受吃货们喜爱,第一个月销售10万元,利润3.5万元;第二个月销售增至近20万元,盈利超过6万元。她透露,互联网快餐利润相对较高,一天只要卖出30单就能赚钱。“嗨皮儿”开张两个多月就被一家风投机构相中,计划投资上百万元帮助两个年轻人扩大市场。
“在这里创业很省心。所有设施,包括水电煤气排风都是现成的,带着菜谱和原料就可开工。” 钱韬亦说,随着天气转凉,他们正加快新产品开发,目前两款新品已成型,从用料到口味都适合冬天食用。
吴皓介绍,这个互联网餐饮孵化平台,实际上是互联网餐饮共享服务中心,平台方和餐饮企业各司其职。创业者只要会做饭且合规,其余都由平台负责。对于小规模餐饮企业来说,要拿到食品生产许可证合规经营并不容易。比如,要求有清洗间、原料储藏间、垃圾处理场所等。隐食纪通过设立共同区域,既满足安全卫生要求,又为创业者节省生产场地面积。另外,以往小型餐饮企业做外卖通常需要接入不同电商平台。而在这里创业,由隐食纪统一对外,抱团和外卖平台谈合作,与国内大型设备厂商、包材厂谈价格,形成规模优势。同时,通过订餐系统接单后输送到各家餐饮企业的电脑终端,餐饮企业按单制作,给快餐企业和消费者都带来方便。
为扶持创业者成长,隐食纪不收取租金,而以5%—10%占股形式,与创业者共享成果、共担风险。对一些初创企业,甚至还会注资,“捆绑”成利益共同体。
标准化模式多地复制落地
安全卫生,是不少食客对外卖的最大担心。消除顾客的后顾之忧,也是隐食纪的初衷之一。记者采访获悉,“隐食纪”对入驻餐饮企业建立三个机制:经营规范、生产规范和奖罚机制。进场创业企业须证照齐全,随时接受市场监管部门检查,厨师在玻璃房内操作,生产过程“明厨亮灶”。每家店前还安装摄像头,厨师们的一举一动都实时显示在“老板”手机上。为规范快餐企业行为,他们还要求创业者缴纳数万元保证金,为可能出现的安全卫生事故买单。
南京市食药监局副局长姚传伟表示,“互联网餐饮业涌现出‘隐食纪’这样的新模式,这在全国范围内属于首例。无论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角度,还是对于外卖O2O供给侧改革的深化,都很有价值。”
隐食纪打造的餐饮孵化器,选址非常关键。吴皓说,隐食纪的基因不同于商场里的美食广场。美食广场需要好的地段、好的门面,他们的生产基地恰恰选择一些闲置场所,一般只做周围3公里范围的生意,既方便外送又省房租。另外,隐食纪还依托外卖平台零号线的大数据,分析出城市某个区域外卖的构成,比如奥体附近西餐外卖订单占两成,铺位招商就会招两成西餐企业。还会根据消费者评价、季节变化指导创业者适时调整产品。
“餐饮孵化器”模式,很快在互联网餐饮业崭露头角。作为首家实体场所,奥体店今年6月开业,20多个格子间很快被订一空。上个月,第二个孵化器又在南京1912附近开业,不到一个月35家格子间全部“客满”。吴皓说,隐食纪首轮风险投资即将完成。目前,上海隐食纪选址也已完成。很快,这种标准化模式还会在省内外更多城市复制落地。
相关新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