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孵化器! 登录 注册 +我们微信 | 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新闻
  • 新闻
  • 政策
  • 技术
  • 创业
  • 孵化器
  • 企业
  • 项目
  • 专利
  • 协会
  • 金融
  • 中介
当前位置:中国孵化器网 > 新闻动态 > 园区动态 >  正文
衡阳高新区打造“数智工匠”成长摇篮
发布日期:2024-05-15   编辑:中国孵化器网   来源:衡阳高新区
日前,由衡阳市政府指导,以衡阳高新区为依托园区,以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牵头学校
    日前,由衡阳市政府指导,以衡阳高新区为依托园区,以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牵头学校,以特变电工为牵头企业,联合13个政府部门、34家企业、11所院校、5所其他机构及研究院共建的衡阳首家市域产教联合体在衡阳智造谷鸣笛起航。

    自此,衡阳开启批量培育“数智工匠”崭新篇章,“政产学研用”“五向”发力,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四链”共融,向打造中部地区“数智工匠”成长摇篮迈出坚实一步。

    “智改数转”

    “数智工匠”炙手可热

    走进荣膺湖南省“数字新基建”100个标志性项目的南岳电控共轨车间,只见一排排机械手臂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机器人精准地投放和搬运物料。在这里,产业工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已变为现实,并且薪酬反而提高30%左右。

    南岳电控坐落在衡阳高新区,系中国最大的发动机燃油/燃料喷射系统制造企业之一,常年为玉柴集团和一汽解放发动机事业部(锡柴、大柴)等国内主流发动机厂、整车厂提供配套产品。公司与衡阳智造谷合作,制定清晰的“智改数转”战略——争做数智化新时代的领军企业。

    “脱胎换骨!”问及“智改数转”的变化,南岳电控副总经理谭爱平脱口而出。

    从智能制造成熟度看,南岳电控的无纸化程度提高58%、生产透明度提升55%;从生产成本看,智能化改造后减少生产时间、降低人力成本52%,整体运营成本降低20%以上;从产品质量看,通过高效率质检手段,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产品不良品率降低18%,工序间在制品减少41%。系列数据强力佐证,“智改数转”成效显著。

    企业“智改数转”的历程也在推动员工从过去单一工种的产业工人成长为复合型“数智工匠”。

    前不久,康明斯燃油公司向南岳电控提出生产198件哥斯拉器体的需求,10天交货。南岳电控共轨车间经过数据采集分析,快速换型工装夹具,9天便生产出合格率达100%的高质量产品。

    “如何实现机械手敏捷化与柔性化,高质量完成小批量订单生产,是数字车间当前的最大痛点与难点,我们成功攻克并率先实现从智能改造到智能量产,再到智能定制的3.0时代。”

    春江水暖鸭先知。南岳电控的典型案例昭示:“数智工匠”已成为“智造3.0”炙手可热的稀缺人才。

    “双师”团队

    “数智工匠”培育提速

    “学科跟着产业走,专业围着需求转”是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改革的目标。

    湖南高铁职院与衡阳高新区加强“双高”对接,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2022年9月新成立装备制造学院,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培养装备制造方面的“数智工匠”,致力解决衡阳先进制造业企业人才需求难题。

    湖南高铁职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姚方元表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将“双师型”教师界定为“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长期以来,“双师型”教师和教学团队的短缺是制约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因素之一。

    为破解瓶颈,湖南高铁职院积极与联合体内成员单位开展合作,加速培育优质“双师型”教师。比如,与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签约成立校外实训基地,成立校企合作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学院校外实训基地、就业基地、产学研合作基地,聘请衡阳市劳动模范、机油泵公司技术总监佘笑梅技能大师。并在暑假期间,安排3位专任教师进入佘大师工作室,开展为期30天的现场跟岗实践。

    “正是因为学校有优质的‘双师型’团队,还有先进的市域产教联合体创新中心,我们在这里学习与实习,一定能从‘小白’快速成长为‘熟手’,毕业即就业绝不是梦,就可以节省到企业入职后再培训的时间。”湖南高铁职院装备制造学院机电2202班叶桂权在创新中心拆卸机械手臂后,信心十足地说。

    “当然,‘双师’团队是市域产教联合体的一大亮点,将显著推进‘数智工匠’培育提速。”湖南高铁职院装备制造学院院长杨爱民表示。

    “科教融汇”

    “数智工匠”大有可为

    目前,“职业教育不需要科研”的这一旧有认知正在被打破,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通过科教融汇,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多方力量可以得到有机整合,形成产学研高效协同与深度融合的新体系,真正让科研、产业和教学实现多赢。衡阳首家市域产教联合体舞台已经搭好,“数智工匠”必将大有可为。

    湖南高铁职院教师携手科研机构开展各类科研项目和技术创新,实现技能人才从毕业到就业的无缝对接,切实提升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精准度。据悉该学院此前就业率达到95%;市域产教联合体创新中心运行后,力争就业率达到98%。

    湖南财经工业职院秉承立足衡阳、服务湖南,紧密对接和服务以输变电产业集群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的办学定位,利用湖南省“芙蓉工匠”培养研究基地这一省级科研平台,与衡阳特变电工构建“命运共同体”,组建了“输变电装备制造与运维”产业学院,通过“工匠精神传承”和“工匠技艺传承”双主线的现代工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了“学-训-研-创”的现代学徒制“工匠人才”培养新模式。

    湖南财工职院在联合体内校企共建“输变电装备制造与运维”等产业学院近十个,搭建校企供需对接机制,创新“现代学徒制+分段组合”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教促产、以产助学、产学互动、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将行业资源要素、企业市场要素转化为助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教育要素,先后与特变电工、华菱衡钢等100多家区域骨干企业和园区签订了现代学徒和现场工程师培养协议,根据企业用人及岗位需求,实施“专业+分段式组班+身份管理”教学组织实施机制,实行“岗课赛证”融通,提高了订单班培养人才的针对性。“现代学徒制芙蓉工匠试点班”毕业的学员一度成为人才市场的“抢手货”“紧俏货”。毕业生中获省市技术能手达36人,其中2人获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


    “新质”路径


    “数智工匠”未来可期

    “作为衡阳组建的第一个市域产教联合体,要切实发挥好先行先试、支撑引领作用。”衡阳市政府副市长谢宏在衡阳市域产教联合体成立大会上表示,“要把市域产教联合体这块‘试验田’,打造成为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协同高质量发展的‘示范田’、产教深度融合的‘新高地’。各成员单位要聚焦共同目标,加强课程共建、师资互派、资源共享等方面深度融合,着力攻关一批‘卡脖子’技术,打造产教融合新生态,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发展新模式,为湖南省乃至全国构建职业教育体系贡献‘衡阳方案’。”

    目标已定,方向已明。

    作为唯一参与的国家高新区,衡阳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宋光鑫表示,衡阳高新区将积极同高校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协同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实现校、地、企共赢,在衡阳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中贡献高新科创力量。

    其他参与主体也积极表示,将发挥自身力量,持续推动这一产教联合体发挥最大作用。

    据悉,衡阳市正在申报建设“国家级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该项工作被写入2024年衡阳市政府工作报告。

    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衡阳首家市域产教联合体大幕已启,探索一条“数智工匠”批量培育的“新质”路径,锚定中部地区“数智工匠”成长摇篮目标,为湖南打造先进制造业新高地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图片新闻推荐
“创新创业”五问
深圳南山,一家孵化器举办活动。活动开场了,却没有...[详情]
深圳宝安区六大园
深圳宝安区推进实施“科技桃花源”战略,制定建设标...[详情]
中国科技企业孵化
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五大创业中心,一是以北京、天津...[详情]
2016年全球创新指
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8月15日在瑞士日内瓦发布,该指...[详情]
国务院确定首批2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