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孵化器! 登录 注册 +我们微信 | 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新闻
  • 新闻
  • 政策
  • 技术
  • 创业
  • 孵化器
  • 企业
  • 项目
  • 专利
  • 协会
  • 金融
  • 中介
当前位置:中国孵化器网 > 新闻动态 > 科技动向 >  正文
面向科技前沿!这场创新竞赛掀起“头脑风暴”
发布日期:2021-12-20   编辑:中国孵化器网   来源:科技日报
外形看起来像一只蜂鸟,在半空中看似不经意的悬停,可以捕获、侦察周遭信息;头戴一顶特殊的“帽子”,通过记录脑电信号、摄像头抓取肢体动作,采集飞行员观察不同触控界面并进行反应时的生理特征,再优化驾驶舱的设计
    外形看起来像一只蜂鸟,在半空中看似不经意的悬停,可以捕获、侦察周遭信息;头戴一顶特殊的“帽子”,通过记录脑电信号、摄像头抓取肢体动作,采集飞行员观察不同触控界面并进行反应时的生理特征,再优化驾驶舱的设计……12月17日,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南航)第十届“天宫杯”研究生创新实验竞赛中,来自11个学院的73支队伍,在航空航天、机械加工、信息通信、材料化工、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等多个领域激烈角逐。最终,“基于电阻抗检测技术的床旁、无辐射、实时医学影像设备研发”获得特等奖。

    在竞赛闭幕式暨颁奖典礼上,南航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施大宁指出,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高校重任在肩。他寄语同学们再接再厉,永攀科研高峰,不断提高创新实践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17日上午的预赛中,73支队伍通过演示汇报展示成果的创新点,与评审专家现场交流、互动。在预赛中,17支队伍晋级决赛。

    微型飞行器作为未来战场上的重要侦查与攻击武器,其外形与纹理仿生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展示现场,一只悬停在半空的“蜂鸟”引来大家的驻足,不远处,一位同学摆弄着操纵杆,蜂鸟时而转身、时而上下飞舞,身上的羽毛也纤毫毕现。在它身旁,还有一只白头海雕。定睛一看,这是两只仿生微型飞行器,学生团队称之为仿蜂鸟矢量双旋翼飞行器与仿猛禽单段扑翼飞行器。

    “我们研究了锯嘴蜂鸟、白头海雕等多种鸟类的形态和肌理特征,并从中汲取设计灵感,综合运用矢量双旋翼、3D打印仿生外形、三维立体羽毛涂装等手法,探索设计仿生微型飞行器的外形、姿态。”南航航空学院研二学生李昊泽介绍。

    在这只团队中,航空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和艺术学院的同学们相互配合,让飞行器飞上蓝天。“我们基于艺工融合的设计理念,跨学科交叉完成了多款高仿真仿生构型微型飞行器总体设计与实验工作。同时,创新设计并开发了基于微机电技术的仿蜂鸟微型矢量双旋翼飞行器及其飞控系统,实现了稳定的悬停和灵活的操控,可应用于多项室内外自主隐蔽侦查。”南航艺术学院研二学生薛雨说。

    在他们不远处,民航学院的一位同学头戴脑电帽,坐在电脑前做出各种动作,一旁的屏幕上显示出他动作的轨迹图。

    “这是模拟捕捉民机驾驶员在驾驶舱的各种行为,通过分析飞行员的操作时间,捕捉和分析高频动作,优化驾驶舱的结构设计,或者通过一个操作动作,就能完成一个指令,启动某个按钮,优化驾驶舱的人机交互方案。”南航民航学院研二学生刘豪说。

    现场展示的这些项目,面向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同时又贴近行业应用。多位江苏省产业教授来到现场,对同学们的科技创新给出专业、前沿的指导。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一年时间的精心培育,本次竞赛中4个培育项目的相关成果还获得了“飞鲨杯”第六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二等奖和最佳实物演示奖等奖项。

    “天宫杯”是南航研究生特色创新实践品牌活动,竞赛举办10年来,参赛队伍已达570余支,参赛研究生2500余人,获得立项的培育项目先后获得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中航工业杯”国际无人机创新大赛等一系列赛事中最高奖项。

    近年来,南航也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从今年开始,我们在全校所有学科开展研究生跨学科协调培养,最后选拔出了93名研究生参与其中,每位研究生除了主学科导师外,再配置一名跨学科副导师。”南航研究生院副院长郑祥明说。
图片新闻推荐
“创新创业”五问
深圳南山,一家孵化器举办活动。活动开场了,却没有...[详情]
深圳宝安区六大园
深圳宝安区推进实施“科技桃花源”战略,制定建设标...[详情]
中国科技企业孵化
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五大创业中心,一是以北京、天津...[详情]
2016年全球创新指
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8月15日在瑞士日内瓦发布,该指...[详情]
国务院确定首批2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详情]